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

时间:2024-01-09 11:45:22
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

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

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,作为一个新闻类的编辑,我们在选取文章的时候,需要注意很多事情,做到这些选取的标准我们才可以挑选出来最好的文章,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。

  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1

1、初选快速把关

初选又称为“粗选”,是编辑对新闻稿件的最初的也是最“粗糙”的挑选。一般要求对所有来稿进行通读和分类,根据对新闻稿件的一般性选择标准,挑选出合适的稿件。

一篇适用的新闻稿,既要有好的内容,又要有好的表现形式,具体来说就是要符合几个基本的条件:真实、准确、简练、生动、具有新闻价值、符合报道需求。

在具体的操作中,新闻编辑对稿子的抉择往往是瞬间的抉择,因为所有的选稿标准不是一把把尺子,可以让人拿着去逐一丈量每篇稿件。

所以,在一目十行的粗略浏览过程中能够迅速抓住编辑的眼球,吸引他的注意力,这篇稿件才能顺利通过初选。

2、复选择优录取

复选又称“精选”,是编辑部门对于入选的新闻稿件的第二次也是较“精致”的挑选,一般来说,经过复选过的稿件就可以刊发了。新闻编辑要按质量优劣选稿,而不以人取稿,不可因人“舍”稿。

来稿的作者中,有专家名人,也有无名小卒,新闻编辑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作者,坚持“一碗水端平”原则。当今社会,各家媒体之间竞争激烈,都抢着报道公众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事件,各尽其能。

这时候,编辑就必须学会从大量形形色色的稿件中择优录取,这样才能体现媒体的质量和特色。

3、排序法定选

经过初选和复选,编辑就要对挑出的稿件进行最后一次筛选,确定哪些稿件可以采用,哪些要被淘汰,以及如何根据稿件安排版面。

新闻变动的发展稍纵即逝,因此,选择什么稿件,甚至哪些稿件的刊登符合读者的需求,这都需要及时的了解。

排序法简言之,就是通过调查受众关注的新闻方向对新闻内容选择进行关注度排序,了解受众对信息需求的期望方向的方法。

新闻编辑在选稿时,可以带有倾向性的去选择排行靠前的一些新闻内容,通过这种排序的方法可以更合理的进行稿件选择和分配,实现受众满意和媒体竞争的双赢。

  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2

1、抓住一个“新”字

人类的不安或恐惧来自对周围事态的不确定与无法知晓,具有新意的新闻可以向受众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信息,使他们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。

所以,新闻编辑要坚持与时俱进,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,唱响时代主旋律,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去观察新事物,认识新事物,发现新事物,要用积极、健康、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领舆论。

在选稿时要紧扣一个“新”字,即稿件内容要新近,稿件报道模式要新鲜,稿件写作文风要新颖。新闻事实越具有新意,对受众就越具有吸引力。

首先,稿件内容要新近。今天的新闻是金子,昨天的新闻的银子,前天的.新闻是垃圾。事情发生的时间距离新闻报道的时间越近越好,应最迅速、最及时地把最新鲜的信息传达给受众。

对于所发生的事实的新闻稿件的选择,越近的也就越具有新闻价值和选择的价值。新闻的内容除了要有新鲜感,还要有较大的信息含量。编辑应该挑选那些新近发生的、有现实意义且为公众所关注的新闻,对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和要点加以解决。

特别是读者未知而欲知的东西,有助于消除读者认识的不确定性,满足其好奇心、求知欲。

其次,稿件报道模式要新鲜。即新闻编辑选稿应该从原来的“机关味”浓转为“新闻味”强。

对于以前的报道来说,由于党报体系的影响,很多新闻报道都带有很浓的“机关味”,可读性差,外加很多行业信息的专业术语等,新闻稿无形中过于生硬,使得“外行看不懂,内行不解渴”,许多读者不爱看。

因此,新闻编辑在选稿时应全方位考虑,选择实用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稿件。

再者,稿件写作文风要新颖。在信息化时代,媒体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少之又少。但是,以独特的新闻视角解读新闻却是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法宝。新闻“怎么说”比“说什么”显得更为重要。

在平常的选稿中,新闻编辑要非常注意那些贴近生活,服务受众的稿件,把受众满意当作选稿的标准,力求做到生活气息浓一些,人情味多一些。例如,2007年中国的CPI持续走高,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

各地媒体关于物价上涨的报道频频见诸于报端,关于各地抑制物价上涨措施、地方政府关注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问题的报道也连续不断刊出。在这种大背景下,《经济参考报》却选用了一篇文章,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抓住新闻点。

2008年3月7日,《经济参考报》在1版头条刊发了《高物价下没有真正的赢家——不同人群面对物价上涨的心态》,分别从“从事种养的农民发财有点心慌,加工企业笑不起来,消费者感受真正压力”三个方面,分析了在高物价下没有人真正获利。这就显示出报纸在稿件选择方面的独特性。

2、抓住一个“实”字

真实性是判别真正新闻的准绳。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曾经指出,新闻应当正确地予以报道,至少在人力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力求正确,才不致于引导社会大众走到错误的途径上去。

实事求是是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,也是新闻报道取信于民之根本所在。实事求是的对立面是弄虚作假,哗众取宠。假新闻会严重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,究其原因,从编辑角度来看,有些是由于客观上难以识别,但也有些是由于主观上的猎奇心理造成的。

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负责态度,才能有效地抵制假新闻,维护新闻媒体的信誉。新闻编辑选稿紧扣一个“实”字,是选稿中去伪存真,突出亮点的重要参考因素,也是在“拣”稿时的重要参考依据,具体从两方面考虑:一是新闻稿件是否真实;二是所选稿件是否对解决社会问题适用。

因此,通过对新闻源的扣“实”法选稿,在无形中杜绝了假新闻的出现,使新闻报道更加公正、准确。

3、抓住一个“深”字

当今的受众对于热点事件的真相抱有极大的探究热情,并不满足于人云亦云,浮光掠影式的报道,而是喜欢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生演变的过程。现在的媒体时兴深度报道和专栏文章,其目的就是给人一种“深”字。

深度报道注重宏观思考,敢于触及矛盾,着眼于关系国计民生、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视角独特,发现幕后的新闻,拨动社会最敏感的神经。

那么选稿怎样紧扣一个“深”字呢?一般而言,一篇报道是否有深度,大多要从事件的完整形态来考察,即从深度、高度、广度来考察。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、原因和经过是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,交代清楚这些东西是一般新闻稿的基本要求,还不能满足于让新闻编辑眼前一亮。

深度报道不仅仅要有这些,它还要求围绕这些基本的要素进行充分拓展,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、多层次、多穿插的广泛跟踪,透过现象深入解析本质。

《新闻编辑选稿的标准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