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

时间:2024-01-09 11:48:07
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

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

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,现在越来越多人在网上分享文章了,其中有些文章是描述新年的,关于新年的一些习俗每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,所以人们对新年的感受都不同,下面分享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。

  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1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过了腊月二十三,隐隐约约已经听到小孩子们放鞭炮的声音。各家各户也都开始蒸馒头,炸油条,熬冻肉,年味愈来愈浓了。

城里的人管过年叫“春节”,在农村大多叫“过年”。要细说这过年,说上三天三夜也都不一定能够说完。除夕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,这一天中,男人都开始给家中贴对联,贴福字,话说这幅字要倒着贴,寓意是福到(倒)了。女人们一般都会收拾家务,把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,准备迎接新年。

到了晚上,家家户户都会把院里的大红灯笼全部打开,寓意红红火火,然后一家人就会坐到电视机前,嗑着瓜子,吃着橘子,欣赏精彩的春晚。到了12点就要开始吃饺子了,新年饺子对于北方人来讲非常重要,饺子是取“新旧交替,更岁交子”的意思,只为此时,交与“饺”谐音,有喜庆团圆,吉祥如意的意思,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。

过年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件莫大幸福的事,记得小时候,初一早上天不亮就已经起床,起床第一句话莫过于:“妈,我的衣服呢?”穿好了新衣服,就把大人们全都叫醒,又匆忙吃了早饭,一溜烟跑进村里面玩去喽。

随便去找一个小孩子,说起放鞭炮来,那都给你说的是头头是道,你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圆球状的东西,熟练地在地方挖出一个小坑,把那东西埋入其中,再小心翼翼地把土填回,不慌不忙地取出打火机,慢条斯理地点火。

这个过程的熟练程度,绝不亚于大人们点烟,吸烟等一系列动作的熟练程度。这种鞭炮的名字就叫“地雷”,这可是鄙人当年最爱的鞭炮(没有之一)。

有一年的过年特别冷,雪一直下着,我和几个伙伴便提议去我家后面那个废弃的塔吊的驾驶舱里打牌。三个人打破玻璃,贼一般的爬进去,毕竟不是什么好事。“对六,对八,炸弹王炸。”

整个下午说的全是这些词语,头也不抬的`,一心只打“圣贤牌”,以至于忘记了回家,忘记了吃饭。后来家里人寻着这“对六”的声音,才找到了我们。

过年对于大人们来说也是一件乐事,虽然过年前在家里累了好多天,但大年初一一大早,便和家人们去逛公园,转一转附近的景区,若是在这一天,孩子们提出一些要求,大人们一定会满足的。初二便开始走亲戚了,许多大人们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和一年没有见的亲朋好友拉拉关系,叙叙旧。

当然提醒大家,过年期间一定要把口袋的钱装够了,万一遇到哪家孩子多压岁钱不够发,那可真够尴尬的。不过近年来,随着人们的收入增高,人们都会选择旅游过年,比方说,北方的人到南方去,一改传统的吃饺子,去品尝品尝南方的年糕。但无论是在哪里,无论是吃什么,喜庆,吉祥,团圆,美满之类词语,永远都是过年的主题。

可不要以为过了初七初八就没事儿了,从初八开始就要为社火做准备了。在农村,男女老少只要没事的都会去参加社火的排练。老人们有秧歌队,小孩子们可以踩高跷,妇女们那就多了,有敲军鼓的,划船的,坐花轿的……男人们也有,那就是流星锤了。

想必有一些朋友不知道这“流星锤”是何方神圣吧?流星锤乃上古神器,但其实做法也很简单,用红色的纱布给里面包入两斤的细沙,再用崭新的银白色麻绳,将两个沙包连接起来,这样神器流星锤就做好了。

要说它的玩法,那可就多了,可以单手玩儿,可以双手玩,可以走着玩,还可以跑着跳着玩儿,那些大师级别的他们的流星锤,就跟我们这些菜鸟的不一样了,他们喜欢在晚上给流星锤抹点酒精点火玩儿。若是你有幸亲眼见到,一定会觉得这比马戏团的杂技表演还要精彩。

到了正月十五的那一天,社火就开始了,一般是表演人员要从城的这一头走到城的那一头,全长也要有七八公里长,脚底下没点功夫还真不行。在那一天的街道上,小孩的欢呼声,大人们的欢笑声,小贩卖冰糖葫芦的叫卖声,如同一支管弦乐队,配上此时此刻的街景,宛如一部好莱坞大片,这一天无论是谁,心情都是美滋滋的。小编当年也是那演出队的一员,事后还发了300块钱的零花钱呢。

等到过了正月十五,这年才算过完了,家里的美食也都吃的差不多了,生活就又要回到往日的急促之中了,也只有小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的前一个星期,还在依依不舍地回味着这个年,期盼着下一个新年的到来。

  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2

描写新年的抒情散文

一直想写写过年,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。中国地大物博,整个版图像一只大公鸡,今年又是鸡年,鸡年值得写。看现在的春节,现代时尚气息浓,没有小时候年味重;虽然小时候穷,但年有味道。

今年在合肥过春节好像就鞭炮声有印象,或者到酒店吃喝;这个春节被炸得晕晕乎乎,可爱的大合肥何时才能禁放烟花爆竹。

我的老家天长是典型的皖东农村小镇,春节过得很有意义。小时候常听长辈说:“大人怕过年,小孩盼过年”,这句话到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。

那时家里穷,一到过年,父母们要想办法筹钱置办年货,给小孩子添件新衣服;还有一到过年要结清所有往来账目;儿时印象中就发生过几次要债的就赶在年三十到欠钱的人家里要债,欠债还钱天经地义,不还钱大家都不要过好年。小孩子就盼着过年有好吃的、有新衣服穿、有压岁钱。

到了腊月就离过年很近啦,二十三就是祭灶,也有二十四祭灶的。意思是在外奔波的人要赶在这一天回来,过了这一天后也不再出远门。从这天起,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,特别是家里的卫生要打扫干净;

农村都有土锅土灶台,不像现在城里面的整体厨房。街镇上便热闹起来了,赶集购置年货;原来四五天逢一次集,过祭灶后,天天逢集,年味也越来越浓了。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。

天长老家的风俗还要赶在年三十前干三件大事:杀年猪和蒸年糕、磨豆腐;家境富裕的可以杀大一点的猪,家境收入一般的就杀小一点猪,反正家家都要杀,杀猪的师傅也要预约,十里八村的会这门手艺的不多,自带大木桶和杀猪工具,关系不错的亲戚、朋友还会被主人邀请到家里面吃“头刀”,主要品尝新鲜的猪血和猪肉;

磨豆腐,也是在自己家里完成,印象中,许多家里人也趁此机会忙完了在家里洗个澡(因为一个乡镇也就一个澡堂子,白天男同胞、晚上女同胞,洗澡十分困难)磨豆腐都是大人在家自己干,从泡豆子、和面、发面,到用石磨把豆子磨碎等十几道工序,都是纯手工操作,要忙上一两天。

到了大年三十,家里面的一家之主,要早起煮猪头,一般凌晨两三点,然后端上猪头去周边土地庙敬香放鞭炮,预示着新年新气象。在中午十二点前贴春联、门神、对联,还有的在门上把福字倒着贴,表示福到啦的意思。家里这一年中要是有人去世,不能贴红春联,要贴黄色的或者绿色的春联,而且要连续贴三年;

吃饭时也要装满一碗饭,放一双筷子,空一个座位;都表示悼念。中午要烧上一大桌鸡鱼肉蛋,特别要煮两条整鱼(是不吃的,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回锅煮,寓意为看灯鱼)

晚上是年三十“守岁”的重头戏,守岁全家人聚在一起,一定要吃汤圆或者饺子,寓意团团圆圆;一般家长要总结一年里家里的大小事,计划新年如何干;然后给每个家庭成员发“压岁钱”……还要熬夜守岁,家里面所有灯是不关的,全家人休息后,大人还要在大门里面贴上“封条”,外面人不能进来,家里人不能出去。

(原来农村电视少,不像现在有电视春节晚会等)到了年初一四五点钟时,大人们带着孩子欢天喜地的放鞭炮和烟花,迎接新年的到来,还要在门口空地上画鱼,表示年年有余;

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,把家乡漆黑的夜晚点亮的像白天一样,同时也点燃了希望,点燃了愿望……

大年初一拜年,天长老家有规矩的,不能乱拜年。全家人换上新衣服,见面要招呼新年好,拜年!年初一上人年(爷爷、奶奶、父母)、年初二丈人年(岳父、岳母)、初三四舅舅、姑姑等长辈。拜年一般吃两顿,先是喝茶,吃点年糕之类的,然后吃正餐,喝酒等。

到了初五,老家简称“财神节”,中午要做几个菜,敬逝去的人,烧香叩头,下午要把家里面的所有坟头烧一遍纸钱。

还有就是十五“元宵节”,中午要烧上一桌丰盛的菜肴,把年三十的看灯鱼煮了吃;晚上一定要吃元宵(汤圆);有条件的地方会看灯会、逛庙会。元宵节后,人们陆续开始外出,干农活。

到八十九十年代,农村条件逐步好转,开始有镇村组织文娱宣传队,挨家挨户表演,主要有狮子、旱船、龙灯、麒麟等。丰富多彩,其乐融融;整个春节文化娱乐活动和拜年走亲访友一直持续到正月结束。过年,实际前前后后忙一个月。

送走猴年,迎来鸡年;大吉大利、大鸡大利;随着年龄的增长,动笔的机会少啦,想写也写不了几句。有时静静思索,扪心自问,要钱干啥?提升生活质量;现在生活好了,应该舒心、想写就写,想锻炼就锻炼;但现实人们生活却是浮躁的。

鸡年啦,祝福所有朋友们平安、健康、好运、精彩、美好、愉悦、甜蜜、开心、快乐。

《关于新年的情感美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